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五章公司所得税,会计初级经济法企业所得税考点
今天小编考考为大家分享关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会计职业教育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已经结束,想要报考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的考生们可以提前准备起来哦~今天将跟大家分享中级会计经济法第七章重要知识点:
wwW.ZiliaoPan.Com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哦~一、纳税人及征税范围1、纳税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等。可以根据“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分为:2、征税范围3、所得税税率:25%、20%(小型微利企业)、15%(重点扶持高新技术、技术先进型服务、符合西部鼓励条件的企业)、10%二、应纳税所得额1、计算方法1)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①纳税调增A、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税收滞纳金、罚款等;B、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部分;C、未记或少记的应税收益②纳税调减A、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残疾人工资等;B、减税或免税收益(国债利息等);C、弥补以前年度为弥补的亏损额2、收入总额分为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1)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2)销售货物按照以下四步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①销售合同已经签订;②企业对已出售的商品没有继续管理权及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④已发生或将发生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3)提供劳务收入按照完工进度(百分比)确定收入3、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取得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4、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若有境外所得,企业实际应缴纳所得税额=企业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企业所得税减免、抵免优惠税额-境外所得税抵免税额。四、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方式包括:直接减免税、低税率优惠、税额减免抵免、减计收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弥补亏损等。1、税收优惠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2、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3、小型微利企业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中级会计经济法第七章重要知识点: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内容,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如果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老师,专业老师将会大家答疑解惑哦~1KAO.Net易考网专注职称考试资料,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精算师,统计师等在线教育培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