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考试知识点,注会审计大题必背知识点
今天小编考考为大家分享关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会计职业教育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1年CPA注会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大家都备考得怎么样了呢?距离注会考试仅剩95天,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注会考试各科目各章节重要知识点,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注会《审计》科目重要知识点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一、审计的保证程度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二、审计要素1.三方关系人2.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Www.XuezuoCai.Com
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4.审计证据5.审计报告三、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单独存在,并且无法降低。2.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3.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4.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四、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五、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明显微小错报均在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六、影响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高低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七、错报分类八、明显微小错报低于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积累。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到5%。如果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0。九、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包含两个层面:首先,评价控制的设计,第二,确定已设计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证据的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可能难以弥补。十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十二、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十三、审计证据的可靠性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以上就是整理的2021年注会《审计》科目重要知识点汇总的相关内容,今天的干货就到这里啦,本篇干货大家都理解到吗?如果有困难的话,一定要抓紧时间咨询在线老师哦~1KAO.Net易考网专注职称考试资料,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精算师,统计师等在线教育培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