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正文内容

审计抽样底稿,审计学第六章审计抽样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网1年前 (2024-01-20)注册会计师23

今天小编考考为大家分享关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会计职业教育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审计作为注会的3座大山之一,其考试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助力备考,今天为大家带来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到六章:

www.xinyi.net

审计抽样方法(下)、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内容,正在复习冲刺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

☞2023年注册会计师各科章节知识点汇总(上)!备考必看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章节知识点(下)!注会考生速看

一、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1.统计抽样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随机选取样本项目;

(2)运用概率论计量抽样风险、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2.非统计抽样

(1)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两个基本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3)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也必须考虑抽样风险并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但无法精确地测定抽样风险。

二、样本规模1.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与样本规模的关系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

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错报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总体的变异性

同向变动

2.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与样本规模的关系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反向变动

可容忍偏差率

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偏差率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

同向变动

控制程序的复杂程度

同向变动

三、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审计准则和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2.但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更深入了解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和性质,因为系统设计和运行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审计工作的执行以及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性质都有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线索;

(2)审计技术手段;

(3)内部控制;

(4)审计内容;

(5)注册会计师。

四、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性质1.在出具审计报告前,注册会计师应完成所有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适当的审计结论。由此,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2.属于事务性变动的情况有:

(1)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2)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3)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4)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五、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六、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1.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应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届满前删除或废弃任何性质的审计工作底稿。

2.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要求:

(1)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2)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

(3)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更多注会备考干货,欢迎到查询了解。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到六章:审计抽样方法(下)、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部内容。

1KAO.Net易考网专注职称考试资料,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精算师,统计师等在线教育培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审计注会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