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会计师 > 正文内容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注册会计师网3年前 (2022-01-21)初级会计师83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纳税人取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3)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般应将全部奖金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 (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 (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800元为限)-800]×20% (2)每次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 (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800元为限)]×(1-20%)×20%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二)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