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级会计师 > 正文内容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分录(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分录举例)

注册会计师网3年前 (2022-01-21)中级会计师116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分录

企业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下列4个步骤:

①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②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③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④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以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设定收益计划会计科目设置:

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义务)",通常余额在贷方,反映设定收益计划义务的现值.精算风险通常在该科目中反映.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义务)"

"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资产)",通常余额在借方,反映设定收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投资风险通常在该科目中反映.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资产备抵)",主要反映当设定收益计划的盈余大于资产上限时其差额,通常余额反映在借方,为负数.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备抵)"

企业对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分录举例如下:

甲公司在20×5年1月1日为管理层人员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经外部独立精算师精算,提供如下资料:"20×5年12月31日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10万元,折现率4%.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0万元.当期服务成本10万元,当期福利支付0万元,本期提缴0万元."

(1)当期服务成本

借:管理费用1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义务)10

期末设定收益计划义务现值=10万元.

期末设定收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0万元.

资产负债表"长期应付职工薪酬"项目=10-0=10万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