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正文内容

cpa税法考试提供计算表,cpa税法考试的条件

注册会计师网1年前 (2024-02-02)注册会计师20

今天小编考考为大家分享关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会计职业教育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年备考税法这一科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今天学姐给大家安排了福利,总结了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相关知识点和算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吧!

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税率、计算公式概览表:

xtw.com.cn

税率及计税形式 适用项目 计税公式
定额税率 (从量计征) 啤酒、黄酒、成品油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交货数量、进口数量)×单位税额
比例税率和 定额税率并用 (复合计征) 卷烟、白酒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交货数量、进口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同类应税消费品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 (从价计征)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项目 应纳税额=销售额(同类应税消费品价格、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纳税人 行为 纳税环节 计税依据 生产领用抵扣税额
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出厂销售 出厂销售环节 从价定率: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符合条件的,在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消费税税款中,按生产领用量抵扣外购、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已纳消费税税额
从量定额:销售数量
复合计税: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销售数量
自产自用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 不涉及
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用于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用于馈赠、赞助、集资、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在移送使用时纳税 从价定率:同类消费品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
从量定额:移送使用数量
复合计税:同类消费品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移送使用数量
(一)直接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二)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规则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税额计算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凡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应当纳税。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的,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应纳税额=同类消费品销售单价×自产自用数量×适用税率 第二种情况,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成本×(1+成本利润率)]÷(1-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成本×(1+成本利润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应税消费品的产品生产成本。 公式中的“利润”,是指根据应税消费品的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应税消费品的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相关链接】增值税与消费税组价公式对比:
消费税组价 增值税组价 成本利润率
缴纳消费税货物 从价计税 (成本+利润)÷(1-消费税比例税率) 或: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 应税消费品对应的成本利润率
复合计税 (成本+利润+课税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从量计税 不组价 规定的成本利润率,规定出台前沿用旧的规定(10%)
以上就是【CPA《税法》考试2022年知识点: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的全部内容。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报考?赶快来看报名条件吧!欢迎小伙伴们前往CPA网站,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这里,领取2022年CPA考试最新备考资料和真题哟!> > > >

1kAO.NeT易考网专注职称考试资料,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精算师,统计师等在线教育培训信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