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正文内容

企业所得税怎么算,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注册会计师网1年前 (2024-02-02)注册会计师23

今天小编考考为大家分享关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会计职业教育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企业所得税怎么算?有关这个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小编为你具体解答。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xuezuocai.com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4、各项扣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税金,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附加。 (4)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5)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5、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更多有关税法知识点解读和考试重难点的分析,可以关注注册会计师税法栏目。 以上就是【企业所得税怎么算】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考试资讯,欢迎前往CPA网站首页! 添加老师

获取更多注会备考资源

1kAO.NeT易考网专注职称考试资料,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精算师,统计师等在线教育培训信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会计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企业所得税
分享给朋友: